當前位置: 資訊> 水土不服 上海紐荷蘭合資雙方終分手
水土不服 上海紐荷蘭合資雙方終分手
強強聯姻 水土不服遭婚變
——上海紐荷蘭分手的啟示
近兩年來,一些外資企業(yè)在中國遭遇發(fā)展的瓶頸。農機行業(yè)似乎也不例外,除了極少數活得較為滋潤,大多都過得頗為艱難。而身在大都市的上海紐荷蘭農業(yè)機械公司,更是即將不復存在。
據知情者透露,上海紐荷蘭(下稱“上紐”)合資雙方已經完全分手,正在進行**后的資產清算和人員安置。“上紐”中方主管上汽集團已經不打算搞拖拉機,而外方凱斯紐荷蘭則計劃在常州重建一廠——那里農機供應鏈非常發(fā)達,從事農機生產,應該會比身處繁華都市的上海要強得多。
“上紐”在合資十多年后,如此黯然出局,不禁讓人唏噓。旗下上海50拖拉機曾是我國拖拉機市場的一款經典機型,暢銷全中國。實際上,“上紐”有好的產品、有好的品牌積淀,當前中拖還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,如果經營好上海50,“上紐”仍然可以獲得不錯的市場空間。
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農機行業(yè)一個理。自合資以降,“上紐”少有贏利,這對進入中國市場以求謀利的外方是個很大的打擊。盡管這兩年“上紐”也做了一些挽救措施,但隨著今年市場形勢急劇下行,也成為壓垮“上紐”的**后一根稻草。
“上紐”為什么不行了呢?在我看來,首先是當地政府和上紐的中方股東上汽集團對下屬企業(yè)不重視,對農機產業(yè)不重視,無意也不感興趣去了解并深度理解農機行業(yè)。一個小小的“上紐”,年銷售額不過區(qū)區(qū)幾億,對年銷售額數千億元的上汽集團來說微不足道。作為子孫公司,被上汽集團極度邊緣化,是很正常的一件事。不重視的結果就是任其自生自滅。
作為合資企業(yè),“上紐”具有先天的體制劣勢,致后期整合不力,資源難以聚集。上面說過,“上紐”股東一方是國有企業(yè),上級不重視,而外方又無能為力,企業(yè)決策效率低下,難以產生協同效應。本來,依靠全球第二大農機巨頭凱斯紐荷蘭的優(yōu)勢,“上紐”可把外方的優(yōu)勢產品與技術資源導入合資公司。但是自合資后,雙方在文化整合方面,一直是兩張皮。
此外,身處大上海,從事低利潤的農機產業(yè)顯然不是什么好地方。上海人力成本高,工資過低就吸引不來人才,一些年輕有為的“上紐”員工出于待遇太低選擇了離職。而同樣的待遇,在三線城市可能會招到更好的員工、能更讓員工安心干活。成本高企還導致產品定價缺乏競爭力,一拖地處洛陽,雷沃地處濰坊,這些三線城市與作為我國一線城市、全國金融中心的大上海來說,造拖拉機顯然更有成本優(yōu)勢。
近年來,國內也有一些龍頭農機企業(yè)正加大力度向海外拓展,隨著中國資本實力的不斷提升和中國農機企業(yè)的不斷壯大,國際并購一定也會成為未來中國農機企業(yè)的必修課。“上紐”的際遇,無論是對于今后走向國外的國內農機企業(yè),還是對于那些即將入華的外資農機企業(yè)都提供了可資借鑒之處。
更多公司信息,請訪問:上海紐荷蘭農業(yè)機械有限公司
- 周紀朝發(fā)布于2018-05-01 18:35游客發(fā)布于2016-06-13 22:32想買都買不到了 想買臺上海504哪里有貨?????我有臺上海704要賣 --來自農機通手機版
- 游客發(fā)布于2017-04-12 15:52紐荷蘭。俢理成本太高 --來自農機通手機版
- 游客發(fā)布于2016-06-13 23:11上汽這個敗家子,再怎么說你也不能吧上海50丟了?。]有老上海你們能有今天?即使上海耗資太大可以選擇別的地方去生產啊!敗家子!
- 游客發(fā)布于2016-06-13 22:32想買都買不到了 想買臺上海504哪里有貨?????
- 游客發(fā)布于2016-05-24 22:56虧了,一代天驕,上海50 --來自農機通手機版
- 游客發(fā)布于2016-04-06 22:59想買老上海!再也買不到了,嗚嗚! --來自農機通手機版
- 華人-小黑發(fā)布于2016-01-08 01:14是意大利人胃口太大了!百分之六十的股權在中國和上海合資!!想想菲亞特汽車當年也是這樣被上汽拋棄的吧?!中國和意大利在政治經濟合作上就在找一個搞三方合作吧,要不就讓它獨資。不管意大利在中國怎么搞,不溫不火就是它的結果?! ?-來自農機通手機版
- 山東大汗發(fā)布于2015-11-21 21:20太可惜了!一帶的經典“上紐50”。我還有一臺1993年的50黃色的,帶駕駛室的。我永遠保留! --來自農機通手機版
- 劉海龍發(fā)布于2015-09-14 05:27消失了好,售后不好,產品沒件,大家別再買紐荷蘭了。 --來自農機通手機版
- 周發(fā)布于2015-09-13 01:47很好的一個品牌,就這樣消失了?! ?-來自農機通手機版